“質量引領未來,合作共創價值” 中國質量(南京)大會隆重舉行
2023年9月16日至17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南京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質量(南京)大會在江蘇南京隆重舉行。作為中國質量領域最高規格的國際性盛會,本屆大會以“質量引領未來,合作共創價值”為主題,吸引了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名代表齊聚金陵,共同探討質量發展新路徑,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注入新動能。
圖片來源:編輯網圖片分享系統
質量榮譽揭曉:標桿引領行業升級
大會期間,第五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儀式成為焦點。經過嚴格評審,9家組織憑借在質量管理、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卓越表現,榮獲中國質量領域最高榮譽;另有78家組織和6名個人獲得提名獎。這些獲獎者涵蓋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展現了質量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驅動力。例如,某新能源企業通過構建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將產品故障率降至行業領先水平;某公共服務機構以數字化手段優化服務流程,用戶滿意度連續五年保持高位。這些案例為行業樹立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質量標桿。
倡議發布:凝聚全球質量共識
大會發布的《南京質量倡議》引發廣泛共鳴。倡議提出“質量筑基、創新驅動、開放協作、綠色發展”四大核心理念,呼吁各國加強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協同升級。倡議特別強調,面對氣候變化、資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戰,需將質量理念融入可持續發展實踐,通過技術創新減少資源消耗,以高質量產品和服務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與會代表普遍認為,該倡議為構建開放共贏的國際質量合作生態提供了“中國方案”。
專題研討:聚焦四大前沿議題
大會設置四場專題會議,深度聚焦質量發展關鍵領域。在“質量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中,企業代表分享了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經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協作分論壇上,跨國企業代表探討了如何通過標準化合作降低貿易壁壘;電梯安全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題則展示了智慧監管技術如何提升特種設備安全水平;質量治理現代化分論壇則圍繞如何通過數字化手段增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展開辯論。這些討論形成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協作南京共識》等成果文件,為政策制定提供了實踐依據。
專項活動:搭建多維合作平臺
同期舉辦的國際質量技術機構對接會和高質量發展對話會成效顯著。在對接會上,12家國家級質檢中心與30余家“專精特新”企業達成技術合作意向,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對話會則促成南京市政府與5家全球質量領軍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智能制造、綠色能源等領域投資超200億元。這些活動通過“技術展示+需求對接+項目簽約”的創新模式,實現了從理念交流到務實合作的閉環。
全球參與:線上線下融合辦會
本屆大會采用“線下主會場+云端直播”形式,吸引超過10萬人次在線觀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等機構負責人通過視頻致辭,強調質量基礎設施對全球貿易的重要性。參會外賓中,既有來自德國、日本等制造業強國的質量專家,也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興經濟體代表。某非洲國家質量部門官員表示:“中國在質量提升和標準化建設方面的經驗,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借鑒。”
未來展望:質量賦能可持續發展
據主辦方介紹,中國質量大會自創辦以來,已成為全球質量治理的重要平臺。本屆大會通過《南京質量倡議》和系列合作成果,進一步強化了質量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基礎支撐的地位。與會專家指出,隨著數字經濟和綠色轉型加速推進,質量理念正從產品端向全產業鏈延伸,從經濟領域向社會治理滲透。未來,中國將持續深化質量國際合作,推動構建“標準互認、監管協同、品牌共建”的全球質量新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此次南京之約,不僅展現了中國在質量領域的領先實踐,更以開放姿態凝聚起全球質量共識。在質量強國的征程上,這場思想碰撞與技術交融的盛會,必將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與可持續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