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新合作:支付寶聯合T3出行首推AI語音叫車,重新定義智慧出行新體驗
無需掃碼、無需手動輸入地址,只需一句“我要去陸家嘴”,網約車即刻響應——2025年上海外灘大會支付寶未來出行展區內,觀眾親身演示的AI語音叫車場景引發廣泛關注。這一由T3出行與支付寶共同打造的智能出行方案,標志著國內網約車行業正式邁入“動口不動手”的AI交互時代。
圖片來源:編輯網圖片分享系統
語音叫車:30秒完成從指令到接單的全流程
在支付寶未來出行展區,記者現場體驗了這一創新功能:打開支付寶App首頁“出行”頻道,進入“AI出行助手”頁面后選擇“T3出行”,用戶僅需語音說出目的地,系統即可在2秒內識別并推薦多個關聯地址選項,確認后自動呼叫車輛。整個過程較傳統手動輸入耗時縮短60%以上,尤其解決了老年群體、殘障人士及雙手忙碌場景下的出行痛點。
“AI語音交互的核心是‘去步驟化’。”T3出行技術負責人解釋,傳統打車需經歷“打開App-點擊輸入框-打字/粘貼地址-確認呼叫”四步,而AI助手通過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與地址庫匹配技術,將流程壓縮為“語音指令-智能推薦-一鍵確認”三步。外灘大會期間,用戶還可通過支付寶展臺的“碰一下”智能硬件直接跳轉至T3出行助手,進一步簡化操作鏈路。
從單點突破到全場景賦能:大模型驅動出行生態升級
AI叫車并非孤立功能,而是T3出行“領行阡陌大模型”生態應用的冰山一角。作為國內首個通過模型與算法雙備案的出行行業大模型,該系統自2024年12月在T3出行App端內上線以來,已實現三大核心場景的智能化重構:
智能調度:通過分析歷史訂單、實時路況與天氣數據,模型可預測區域用車需求,動態調整司機派單半徑,使重點區域空駛率下降18%;
司乘服務:AI客服能精準識別方言及模糊表述,將用戶問題解決率從72%提升至89%,同時為司機提供智能導航與疲勞預警;
安全運維:搭載風險識別算法的安全模塊,可實時監測車速、路線偏移等異常行為,事故響應速度縮短至0.3秒內。
“大模型的價值在于打破數據孤島,讓出行鏈條的每個環節都能‘思考’。”T3出行品牌公關總監于豐表示,目前該模型已處理超10億次交互數據,日均優化調度策略2.3萬次,為第三方平臺接入奠定了技術基礎。
開放生態:支付寶成AI出行技術輸出第一站
此次T3出行AI助手入駐支付寶,標志著其技術開放戰略邁出關鍵一步。據透露,雙方合作歷經6個月聯合研發,重點攻克了跨平臺語音交互穩定性、支付系統無縫銜接等難題。支付寶出行事業部總經理指出:“通過整合T3的AI能力與支付寶的支付、地圖生態,我們正在構建一個‘說走就走’的超級入口。”
對第三方服務商而言,接入T3大模型意味著可低成本獲得智能調度、客服等中臺能力。以外灘大會展商為例,某共享單車品牌通過調用T3的地址解析接口,將“語音找車”功能開發周期從3個月壓縮至2周。于豐透露,未來T3計劃將大模型拆解為模塊化工具包,向酒店、景區等場景輸出“出行+X”解決方案。
未來出行圖景:從“人找車”到“車隨人動”
在外灘大會“智慧交通圓桌論壇”上,多位專家預測,AI將推動出行服務向“預測式響應”進化。T3出行演示的“無感出行”概念視頻顯示:用戶步行至公交站時,系統已根據日常通勤習慣預叫網約車;雨天場景下,車輛會自動規劃避開積水的最優路線。
“真正的智慧出行不應止于技術炫技,而是讓用戶忘記技術的存在。”于豐總結道。隨著5G-A、車路協同等基礎設施完善,T3出行正與主機廠合作研發車載語音交互終端,未來或實現“上車即走、下車即付”的全場景貫通。
從語音叫車到全鏈路智能,2025年的上海外灘大會見證了中國出行產業以AI為引擎的又一次躍遷。當技術真正“隱身”于服務背后,距離“人、車、路”的完美協同,或許已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