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啟用首個低空經濟公共基礎設施小微服務站,探索無人機配送新模式
近日,深圳福田區漁農社區金地名津廣場迎來了一項創新舉措——深圳首個低空經濟公共基礎設施小微服務站正式啟用。這一服務站通過無人機技術與人工服務的結合,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快遞配送方式,標志著深圳在低空經濟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圖片來源:編輯網圖片分享系統
該服務站位于住宅區的入口處,占地面積僅約15平方米,高度為3.2米。盡管體積小巧,但服務站內部功能齊全,配備了快遞架、冷凍冷藏柜以及電動升降梯等設施。頂部則規劃為無人機起降坪,為無人機的起降和貨物收發提供了便利條件。記者在現場觀察到,收發人員通過電動升降梯輕松上下,高效地完成了無人機運送貨物的接收和分發工作。
據服務站運營方一米陽光城市驛站商務(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龐柱平介紹,這個服務站不僅集成了低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多元功能,還采取了無人機配送與人工服務結合的創新模式。無人機能夠快速將客戶的商品和快遞從網點送達服務站,再由工作人員將貨物配送給居民。同時,服務站還具備將接收的包裹通過無人機運回快遞網點的能力,實現了貨物的雙向流通。
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提高了快遞配送的效率,還為社區居民帶來了更加便捷的服務體驗。居民們無需再親自前往快遞網點取件,只需在社區內的服務站等待即可。此外,服務站內的冷凍冷藏柜還能確保生鮮等易腐商品的品質和安全,為居民提供了更加貼心的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啟用的服務站是對社區內原本的“社區書屋商務驛站”(報刊亭)進行改造升級而成的。這一改造不僅實現了傳統空間向低空服務空間的轉變,還兼容了巡查、消防、應急救援等多項城市公共管理功能。在土地資源緊張的深圳,這一舉措無疑是對城市存量設施的有效利用,實現了資源集約利用的目標。
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負責人表示,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的前提是布局一批覆蓋范圍廣、保障能力強的新型公共基礎設施。深圳正在加速構建低空起降設施網絡,預計到2026年,將建成1200個以上低空起降點。此次啟用的低空經濟服務站正是對這一規劃的有力支撐和有益探索。
該服務站的啟用不僅為深圳的低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不斷深化,低空經濟將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深圳將繼續探索和創新低空經濟領域的發展模式,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