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文博會在廣東深圳舉辦 匯聚300余件文創產品
近日,在廣東深圳舉辦的第二十屆文博會中,“文創中國”展區成為焦點,匯聚了國內眾多文創機構的300余件文創產品,其中“國潮”元素大放異彩,成為引領潮流的創意核心。
圖片來源:編輯網圖片分享系統
北京工美造辦展位人潮涌動,工作人員表示:“來了解的觀眾特別多,忙得都顧不上吃飯。”此次參展,北京工美造辦帶來了“絲路神駿”琺瑯器、“共襄繁花”銀藍賞盤等一系列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文創產品,深受觀眾喜愛。
隨著旅游市場消費需求的升級,旅游新場景、新業態、新體驗層出不窮,激發了人們的出游意愿。從精致的良渚文化明信片、徽章,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故宮文創,再到山東東營的黃河文旅資源,“國潮”不僅成為了旅游市場的亮點,也為文創產品的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圖片來源:編輯網圖片分享系統
傳統文化的活化利用和現代科技手段的融合,使得文旅體驗更加豐富多元。例如,河南洛陽的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內,游客可以身穿漢服參觀游覽,體驗傳統服飾之美;而在河南鄭州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游客可以欣賞到利用激光投影技術呈現的《清明上河圖》和《千里江山圖》,感受歷史與科技的交融。
這些充滿“國潮”元素的沉浸式文旅體驗,不僅為文旅市場注入了新動能,也展示了我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文化和旅游部會同多部門推出的首批42家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更是將這一趨勢推向了新的高度。
“文旅‘國潮’既要立足于傳統文化的根基,也要依托新技術加快創新。”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文化和旅游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翟向坤指出,文創產品和服務需要追求形式上的美觀,同時也要通過融合現代技術,提高產品性能,提升服務質量,增強用戶的體驗感。
當前,我國旅游消費正加快向深度體驗轉變,人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享受。“國潮”文創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未來,應繼續做好差異化、特色化文章,打造更多優質供給,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文旅產品的需求。
圖片來源:編輯網圖片分享系統
在麗江古城、大興安嶺等地,傳統文化的元素與現代旅游體驗相結合,已經成為吸引游客的新亮點。這些成功案例表明,只有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現代審美相結合,才能創造出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旅產品,推動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